【集部】楚辞
首页 > 集部   作者:氰默  2016年3月28日 15:36 星期一  热度:1749°  字号:   评论:0 条
时间:2016-3-28 15:36   热度:1749°  评论:0 条 

     我觉得,说起《楚辞》第一个反应应该是“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第二个反应是《离骚》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广的影响,几乎每个文学领域,各个不同的体裁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郑振铎在《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一文中给予《楚辞》极高的评价:“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激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

   《楚辞》较早就流传海外,特别是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儒学—中华文化圈”。至1581年(万历九年),利玛窦来华,东方文明遂远播重洋,《楚辞》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1840年鸦片战争后,欧美世界开始广泛注意《楚辞》。据粗略统计,17至18世纪由传教士以拉丁文翻译的中国典籍达数百种,其中包括《楚辞》。迄20世纪中,相继出现英、法、德、意、等文字的楚辞,屈原作品全部有西译,其中以《离骚》为最多,甚至同一语种有不止一个译本。

通行本《楚辞》篇章结构
编目数量
详细题目
作者
作品著作归属之歧说备注(仅列部分观点)
离骚(1篇)
离骚
屈原
胡适《读楚辞》认为屈原为传说,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朱东润《离骚以外的“屈赋”》等,几全否定屈原存在或其著作权
九歌(11篇)
东皇太一
屈原
游国恩《屈原》认为“九歌”(全文)民间口头创作,屈原改写;许笃仁《楚辞识疑》“九歌(全文),系司马相如等作品”。
云中君
屈原

湘君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湘君》与《湘夫人》应合一
湘夫人
屈原

大司命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大司命》与《少司命》应合为一
少司命
屈原

东君
屈原

河伯
屈原

山鬼
屈原

国殇
屈原

礼魂
屈原
梁启超《屈原研究》认为“礼魂”伪作,应是《九歌》之乱辞
天问(1篇)
天问
屈原

九章(9篇)
惜诵
屈原
陆侃如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
涉江
屈原

哀郢
屈原

抽思
屈原

怀沙
屈原

思美人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中国诗史》疑伪作
惜往日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吴汝纶疑为伪作,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断伪作
橘颂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闻一多《论九章》,认为伪作
悲回风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中国诗史》认为是“伪作嫌疑”
远游(1篇)
远游
屈原
陆侃如游国恩茅盾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卜居(1篇)
卜居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渔父(1篇)
渔父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九辩(1篇)
九辩
宋玉

招魂(1篇)
招魂
一说宋玉
王逸注作者宋玉,明焦竑后一说屈原,现代各袭说法
大招(1篇)
大招
一说景差 王逸注“或曰景差”[ ,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景差,葛立方《韵语阳秋》认为屈原,胡应麟《诗薮》认为唐勒,梁启超认为伪作
惜誓(1篇)
惜誓
一说贾谊 王逸注作者“疑,不能明”;一说贾谊
招隐士(1篇)
招隐士
淮南小山
王逸注作者淮南小山,《文选》认为屈原
七谏(7篇)
初放
一说东方朔
王逸注《七谏》作者东方朔。
沈江
一说东方朔

怨世
一说东方朔

怨思
一说东方朔

自悲
一说东方朔

哀命
一说东方朔

谬谏
一说东方朔

哀时命(1篇)
哀时命
严忌 即庄忌,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
九怀(9篇)
匡机
一说王褒

通路
一说王褒

危俊
一说王褒

昭世
一说王褒

尊嘉
一说王褒

蓄英
一说王褒

思忠
一说王褒

陶壅
一说王褒

株昭
一说王褒

九叹(9篇)
逢纷
刘向

离世
刘向

怨思
刘向

远逝
刘向

惜贤
刘向

忧苦
刘向

愍命
刘向

思古
刘向

远游
刘向

九思(1篇)
九思
王逸
洪兴祖《楚辞补注》“恐其(王逸)子延寿之徒为之尔”
楚辞.jpg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返回顶部    首页    手气不错    后花园   
版权所有:忘名居    站长: 氰默   主题博闻广记  程序:emlog       
sitemap 网站地图